小曾三网 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世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你的位置:小曾三网 > 新闻 >

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世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
发布日期:2024-10-18 10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84

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世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
  中新社上海10月12日电 题:作曲家吕其明: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,一世融入一面“红旗”

r

  中新社记者 王笈

r

  半个多世纪一晃而过,本年94岁乐龄的着名作曲家吕其明又回到上海爱乐乐团所在的武定西路1498号。10月12日下昼,吕其明《红旗颂》顾惜版黑胶唱片在此首发,收录了钢琴与乐队、双钢琴、少儿齐唱等8个不同版块的《红旗颂》。

r

  坐在我方曾使用过的办公桌前,吕老笑貌和蔼地接受了中新社记者的采访。“70多年来,我写了好多音乐作品,最具有代表性的管弦乐序曲《红旗颂》即是在这里诞生的,畴昔音乐界老前辈审听《红旗颂》的景色还明日黄花。”

r

r

10月12日,着名作曲家吕其明在上海爱乐乐团接受采访。 (上海爱乐乐团供图)

r

  自1965年首演以来,《红旗颂》在海表里盛演不衰,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献艺率最高的作品之一。作品开篇以中国国歌为素材,媒介尊荣恢宏;紧接着,红旗音乐主题在C大调中喷薄而出,表达了对到手的欢跃、对红旗的歌颂;尾声将乐曲推向喜跃,标志着新中国的后光异日。

r

  算作《红旗颂》的创作家,吕老有着据说般的东谈主生。他降生于立异家庭,10岁便加入新四军,成为又名文艺战士,战火中的活命为他的音乐创作打下心计基础;新中国设立后改行至上海电影制片厂,成为又名电影作曲家;1959年投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;1965年创作出代表作《红旗颂》。

r

  在吕老看来,7天写出《红旗颂》并非“有时”,而是“势必”,因为他有念念想心计和民族音乐两大“宝库”。“经验过抗日战役、目田战役,在那样困难的环境中剿袭死活实践,我一直在成长,执意地想要用心全意为东谈主民职业;我也从未阻隔过学习中华英才音乐文化,从各地民歌中经受营养。创作《红旗颂》,就像是把这两个‘宝库’的‘闸门’大开了,灵感喷薄而出,水到渠成。”

r

  半个世纪以来,吕老一直在修改《红旗颂》。据他回忆,《红旗颂》是老前辈们给他的“命题作文”,创作时辰很垂危,因此尽管他有好几个决策去完成作品,却来不足逐一沟通明晰,只可选拔最可行的决策写了出来,没意想大受接待。“但我那时的水平还莫得达到‘一槌定音’的进度,时辰又太仓促,在艺术上还有不错栽植的地点。”

r

  沟通到《红旗颂》的盛演,吕老并莫得一次性对作品进行大幅度修改,而是选用“切腊肠”的边幅,在“润物无声”中完成改谱。几十年来,《红旗颂》有了管乐、钢琴独奏、交响齐唱等12个版块,粗野得志不同脉络、不同水平的音乐把稳者需求。吕老以为,是工夫为《红旗颂》的修改画上句号了。

r

  “畴昔的娃娃兵,现时已是鲐背之年的文艺老东谈主,我把一世融入一面‘红旗’。”吕老说,我方将一如既往,为故国东谈主民创作到人命的终末一天。(完)



友情链接:

TOP